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今日头条】岁月不老!中国人工智能开拓者,花甲之龄才开始学计算机!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字号:  
  

   

  斯人已逝,坚持探索踏实谦卑的学术精神,将继续鼓舞后生们

  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逝世。

  吴文俊是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对数学的核心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Wentsun WU),祖籍浙江嘉兴,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花甲之龄开始自学计算机 

  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数学研究活动,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47年至70年代,以代数拓扑为主,他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示性类、示嵌类研究,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

  后期始于1976年,从事机器征明与数学机械化的研究。他提出的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吴方法),与常用的基于数理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显现了无比的优越性,改变了国际上自动推理研究的面貌,被称为自动推论领域的先驱性工作。

  关于当年学计算机的经历,吴文俊曾自谦“稍微学习了一些ABC”。但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一份简报中所作的总结显示,他绝不只是“稍微学习”而已。简报中提到,“吴文俊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创新精神和惊人的勤奋”。

  资料显示,吴文俊在从事机器证明初期,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为了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他对上千项的多项式进行笔算,常常持续多日。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的工作日程经常是:清早来到机房,八九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下午5时许步行回家进餐,还要整理分析计算结果,19时左右又出现在机房,深夜步行回家休息。如此周而复始。

  吴文俊把电脑与自己所研究的中国古代算术思想联系起来,开辟了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数学机械化道路,开创了机器定理证明的时代,国际上称为“吴文俊方法”和“吴消元法”。

  数十年间,吴文俊不仅建立了“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吴方法”、“吴中心”,更形成了“吴学派”。近代数学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人开创的这一新领域,吸引了各国的众多数学家前来学习。因为“手工计算上千项的证明要几天功夫,用计算机1秒钟就可以完成。”

  神奇的“吴方法”,让电脑代替人脑 

  “吴方法”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让电脑代替人脑去进行几何定理的证明,这样对于人脑来说,原本很复杂和繁琐甚至不太可能的计算和推理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把这一方法运用到各种科研和技术领域中,就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诺贝尔奖没有设数学奖,人们通常把“菲尔兹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吴文俊的工作被5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引用,有3位的获奖成果还使用了吴文俊的方法。一直到最近两年,仍有菲尔兹奖得主在引用吴文俊的经典结果。

  吴文俊的各项独创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声誉。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201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自认是个“很笨”的人 

  “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功夫不到,哪里会有什么灵感?”吴文俊曾在采访中这样说。

  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他说。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面对各种荣誉,吴文俊看得很轻。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说:“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我是数学家、科学家,我只能尽可能避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他也曾谦逊地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41851 邮箱:wu-commemorate@ams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