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新京报】数学王国“顽童”“吴文俊星”归位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字号:  
  

2003年11月18日,广州,吴文俊做学术报告。图/视觉中国

  吴文俊

  性别:男

  年龄:98岁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职业: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文华逾九章,拓扑公示彪史册;俊杰胜十书,机器证明誉寰球。

  5月11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厅,黑底白字的挽联分列左右。二十四字,概括了吴文俊一生:以一己之力重振传统算学,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领域影响深远。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追悼会次日,是吴文俊98岁生日。他的女儿说,老爷子身体一直不错,一辈子除白内障手术,身上“没动过刀”。4月初,他在家中摔了一跤,脑部出血。而在此之前,家人一直认为他“活到一百没问题”。

  “第一人”

  花甲之年自学编程

  吴文俊常说,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

  这颗“不灵”的脑袋,先后斩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数学奖”。

  “文革”期间,基础科学研究几乎停滞。作为“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第一人”,吴文俊从传统中探索新路径,自学了《九章算术》在内的算学书籍。

  他的授业恩师陈省身认为,中国古代“无数学”,吴文俊为此与老师争辩,寸步不让。这也是身边人回忆里,他唯一一次“翻脸”。

  很难说,是传统算学成就了吴文俊,还是吴文俊拯救了算学。

  在一些数学界人士眼里,他以一己之力,以传统算学为基础,开展算法研究,振兴了这一几乎沦为“伪科学”的学术领域。

  “振兴”背后,是长久的坚守。那时,中科院数学所机房内,总有一名排队上机的老人,每天练习超过十个小时,从单指打字,到双手自如,寒来暑往不间断。

  这是花甲之年的吴文俊,在自学计算机编程。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子明回忆,吴文俊被下放至位于海淀的北京无线电一厂,随工人一起制作计算机。正是在这里,早年习惯于手算、心算的他,意识到计算机的意义。

  吴文俊开始深入探究数学机械化领域。他致力于用机器运算代替人力,使得数学学科逐步摆脱简单的繁琐计算和推理。而“数学机械化”的概念,又最终影响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领域。

  中科院一名行政人员回忆,1979年,吴文俊将研究成果写成有关人工智能的论文,发表于国内一家刊物。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关注,“那阵子,数学所每天都能收到国外科研机构来函‘索文’,来函就把论文传真过去,所里的传真机都烧坏了。”

  98岁

  “好静”的长寿老人

  生活中,数学“国师”也乐于尝试。

  2000年,吴文俊在清迈参加学术会议时,骑了大象;在澳大利亚,将蟒蛇缠到脖子上;在香港,年逾古稀的他,甚至坐上过山车。

  “随性”,是身边人对他的集体回忆。

  中科院数学所的大门口,常见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车前往知春路一带,目的地通常是一家新开的餐馆,或是咖啡厅。

  吴文俊好吃,多名学生回忆,老师四方菜系“照单全收”,尤爱西餐。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常带着学生涮羊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卓军,是吴文俊的第一批博士生。他记得,老师吃菜几乎没有忌口,但仅有一项:从不吃带馅儿的食物,包子、水饺乃至肉丸子,一律不沾。

  对于这一“禁忌”,吴文俊对学生解释为,少年时代“吃了太多带馅食物,成年后看到就吃不下”。

  吃之外,还有睡。在学生印象里,老师嗜睡,动辄超过10个小时,且“一点就着”。李子明回忆,有一年,吴文俊在欧洲某小镇游览,需乘坐火车,就在火车站的长椅上,趁机补了个觉。

  这位98岁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就是“好静不好动”。他常对身边人说,自己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李子明说,吴文俊晚年几乎很少遛弯,出门也大多打车,直奔知春路闲逛。等到年纪再长,司机纷纷拒载,他干脆在家做起“宅男”。

  “宅男”爱逛书店,看历史书,读小说,尤其日本侦探小说,也爱看好莱坞电影,他是传奇影后英格丽·褒曼的粉丝。

  随性的背面,是对欲望的克制。

  吴文俊认为时间宝贵,尽管热衷围棋,却从不上场。“电视上有围棋比赛都会看,但他觉得一盘棋下几个小时,太浪费时间。”他的女儿说,多年前,自己将一副扑克牌带回家,说话从来细声细语的父亲,第一次“盛怒”,要求“扔掉”。

  7683号

  小行星命名“吴文俊星”

  吴文俊自称“不爱动手”,这位在数学领域勒石记功的院士,曾是位物理成绩优异的少年。

  1933年,他入读沪上名校正始中学。在高中时代,一次题目很难的物理考试中,吴文俊成绩优异。

  而当时的物理老师却判断,成绩好是因为有数学天赋,因此不遗余力地推荐他选修数学科系。

  毕业那年,吴文俊获得学校资助,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并以理学院第二名的成绩,被数学系录取。

  他与数学从此结缘。在校期间,吴文俊自学实变函数论,康托尔集合论,并开始钻研点集拓扑。

  1946年,大学同窗赵孟养,将自己在“临时大学”的助教职位让与吴文俊。与此同时,还带来一个消息:教育部将公开招考公费“中法交换生”。

  当时的法国,是西欧数学,尤其是拓扑学的高峰之一。他没有错失这次机会,1947年在陈省身先生推荐下,踏上前往法国的轮船。

  两年后,吴文俊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一年他30岁,是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研究员。

  1951年,他举家回国,自此再也没有离开。

  据媒体报道,中国中学生多次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回好成绩,被认为是中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对此,吴文俊提到,参加数学竞赛获奖是很可贵的,但不能过分重视。“它不能代表一名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2010年,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如今,数学巨星陨落,吴文俊星依然启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41851 邮箱:wu-commemorate@ams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