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回忆纪念
追思会发言: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字号:  
  

  深切缅怀吴文俊先生 

  田刚 

  各位来宾大家好! 

  深受我们爱戴的吴文俊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代表北京大学数学学科全体师生向吴文俊先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吴文俊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吴文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数学核心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示性类等方面的很多成果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吴文俊先生还是数学机械化领域的开创者,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者。吴先生的离世是我国数学界的重大损失!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共同缅怀吴文俊先生,一方面是追念先生的科学思想和人品风范,另一方面也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吴先生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鞠躬尽瘁、念兹在兹的家国情怀。 

  1950年左右,吴文俊先生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杰出工作,引进了吴示性类、吴公式。他获得了法国著名研究机构的终身研究职位,事业蒸蒸日上。为了参加国家建设,吴先生毅然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于1951年夏回国,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他讲授过微分几何、拓扑学、拓扑学讨论班等课程,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接触国际学术前沿的宝贵机会。1952年,全国进行了院系调整,重组了北大数学力学系,吴先生于1952年秋转入中国科学院工作,继续探索钻研,勇攀科学研究的高峰。吴文俊先生到中科院工作后,仍不忘关心和支持北大数学学科以及其他兄弟院校数学学科的发展,全然没有门户之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大学设立数学研究所、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先生都担任了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他还曾担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对北京数学学科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吴先生大公无私、宽容大度的胸怀,令我们肃然起敬。 

  吴先生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作出了先驱性的突出贡献,他还非常关心中国数学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吴先生积极协助陈省身先生在全国各地召开一系列“双微”会议,推动在南开召开“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大会。为增强对数学研究的支持,推进我国建设数学强国的进程,在程民德先生、胡国定先生和吴文俊先生等数学家的倡议下,国家在1989年设立了“数学天元基金”。吴先生参与天元基金领导小组工作十年,又任顾问十年。吴先生特别强调从整个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提议和主张。近年来我国一大批青年数学家纷纷涌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数学界同仁的认可,这与吴文俊先生等数学界前辈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对我个人而言,我很早就读过吴文俊先生有关拓扑学的工作。流形上复结构的存在性问题是数学中的难题,第一个完全解决的非平凡情形是4维情形,需用到吴先生早期关于示性类的工作。这是我在读博期间学习到的,证明非常漂亮,令我印象深刻。我还有幸与吴先生共事一段时间。在筹备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时,我与吴先生一起在程序委员会工作,参与确定大会发言人。当时吴先生已近83岁高龄,他仍积极参会,对他所负责的工作一丝不苟。他还不辞辛苦前往德国波恩参加程序委员会会议,发言的思路很清晰,竭尽全力为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作贡献。我还记得一个细节,吴先生很喜欢吃奶酪,他把这种爱好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一点都没有掩藏的意思,十分平易近人。吴先生对工作的严谨和为人率真就是这样通过每一个细节感染和传递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虽然吴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音容笑貌,他不畏艰难、执着探索的勇气,以及他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建设数学强国继续勇敢前行! 

  吴文俊先生千古!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41851 邮箱:wu-commemorate@amss.ac.cn